1 回答
一天一起无差别杀人案,于是有人开始呼吁:不要报道。可是,模仿犯罪真的源于报道吗?事实上,除了简单的通报和快讯外,我们难道不是原本就没有真正深入的报道吗?
我们所谓的“特稿”,是英文世界的舶来品,但大多数文章,似乎只模仿了个样子。在美国,也有大量的无差别杀人、hate crimes、天灾人祸,如果看看对于参与那些报道的记者编辑的采访,会发现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因为“我们应该做这个题”而做,也不是因为狗屁新闻理想,而只是因为心太痛了,因为那是人类的生命,没有什么比生命的逝去更重要,就这么简单。因此你看到他们投入一两年,两三年,甚至更久去追踪一个案子、一个人,做纪录片、做叙事性播客,把特稿写成书,只看做出来报道的深度、细腻感人程度,就知道他们有多投入感情。而我的共情力,经常是在看了那样的文章后被激发了出来。
试问:如果潜在的凶手看见他们将要伤害的人是一群有趣、有家人且脆弱的普通人,甚至其中有些人和他们一样心怀愤懑,他们会不会有一点点犹豫是否滥杀无辜?因为对这样的善良生命下手,自己不就成了纯粹的魔鬼吗?多数凶手之所以肆无忌惮,是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恶魔。他们看不到受害者的面孔,只觉得自己才是社会的受害者,而那些没有具体面孔的“他人”不过是敌人,是活该被惩罚的对象。
我们报道凶手,也不是帮其脱罪,而是为了尽可能地在下一个人重蹈覆辙前,找出社会中哪些环节或系统性的缺陷致使他们走到这一步;再不济,也要提供给其他人有可能解决的通路,不致让绝望的人彻底卡死而认为只有犯罪这唯一的路。而如何克制而深入地分析、解构凶手,不让受众产生过度同情,正是记者应该发挥其专业性谨慎而为之的地方--也就是说,不是因为存在风险就放弃报道,而是要提高专业力去规避风险,做得更好。
再有,我们中国人,包括每一个普通人,最大的问题,是我们一向不把人当人,而仅仅将其视作一种身份、一个标签。这是我们的教育、成长环境带来的,但我们必须在成年后,通过阅读、学习、思考努力克服这一点。
在这几天的凶杀案视频中,比暴行本身更让人脊背发凉的,是我看到有学生听说校门口有人杀人,一边往宿舍跑一边笑,好像遇到了什么刺激有趣的事;有家长面无表情,目光冷漠,一边警惕地环顾四周,一边将孩子往校门里推,一副我们从小到大最熟悉的“别多管闲事”的神态。这让我想起当年采访湖南操场埋尸案时的情景,一个中学老师的尸体就埋在女生回宿舍的必经之路上,哪个下晚课的孩子会不害怕?可被问及时,孩子们却面无表情地背出显然是大人们教的话:“我的任务是好好学习,这些事情跟我没有关系。”我们要写好的文章,也是希望社会上少一些这样冷眼旁观的老师、家长和被他们所教育出来的孩子,因为很多有可能避免的鲜血,都是因为自以为可以置身事外而选择了冷眼旁观的人而存在。
当然,并不是说消除无差别犯罪靠的是记者和报道,也不是普通人造就了这些凶手——当然不是。一篇文章能解决的问题有时非常表面,社会深层问题需要系统性解决。我只是说,记者,新闻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普通人理解普通人,帮助顶层设计者意识到社会的缺陷,可以起到一层缓冲,可以让杀人的人,在踩下油门的一刻心中有一些忌惮,让举起的刀子也许会在一个走神中掉落,谁知道呢?可如果记者都没有投入心血,没有把被报道对象当作人,又如何指望普通读者能够理解,甚至让潜在的凶手感受到人性的重量?我们国内的同行们应该扪心自问:你收到禁令的时候,是因为原本就很难突破而松了一口气呢,还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底?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还留在这个半死不活的行业里,你的行为与你的初衷是否依然契合?
原始:Giggle Geeker